(BBC)首先发文称,智能手机和在线博彩业是导致18-35岁博彩玩家人数连续3年增长的主要原因。
紧随BBC之后,英国其他的头版头条纷纷引用Gamcare的最新数据撰文大谈手机博彩业的弊端。一方面,洁身自好的“模范”们从未停止对在线博彩说三道四,而手机博彩时至今日才成为“猎手”们的新目标,这几乎有些不合常理。另一方面,那些想证明博彩本身并无危害的人们又多了一处亟须捍卫的阵地——手机博彩。
Gamcare的最新数据和连篇累牍的报道让在线博彩的反对者们似乎更:英国前年18-35岁手机博彩玩家的人数为5215,去年这一数字达到5552,年增长率为惊人的6.5%。Gamcare电话访问了8813名玩家,其中年龄在18-24岁之间的占30%。
英国博彩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约0.9%的玩家为上瘾的玩家;而在英国,受不同程度购物成瘾问题困扰的人群约在8%—16%之间,看来购物狂比过度购彩要多。人们当然希望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过度购彩者,但这毕竟是遥不可及的理想。因此,要客观衡量手机博彩业的利与弊,0.9%的极低百分率当然不可忽视。
这些数据显然不是要为手机博彩业带来掌声与喝彩,这些数据依然让一些人担心手机博彩可能比线上博彩和线下博彩场所更具危害性。但既然手机无处不在,手机博彩越方便,上瘾问题越严重。
同样以消费购物为例,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渠道越多,是否意味着消费者面临的风险就越大呢?很少有人这么认为。即便有人这么想,持不同意者者也会:人们确实接触的商品越来越多,但不代表他们就会掏腰包去买。当代的消费者对于铺天盖地的商品宣传和营销早已司空见惯,所以即便销售渠道增加,他们的购买欲还是受制于他们的购买力,而不是商品营销的影响。反观线上博彩和手机博彩的情况也是如此。
过去,线下博彩场所的增加确实导致了玩家和过度购彩人数的增多。但这一情况不一定适用于手机博彩。网络出现以前,玩博彩游戏需要到博彩场所。偏远地区的玩家长途跋涉仍愿去玩才是决定性因素,与之相比,手机玩博彩游戏算不上什么变革。
手机博彩的弊端被夸大其词的另一个佐证是其匿名性(或实名制)。如果手机用户玩博彩游戏时不计风险,孤注一掷,运营商通过追踪系统可以准确把握该用户信息以便做到适时提醒或防微杜渐。在线博彩公司MrGreen’s提供的“安全博彩”游戏在玩家下注时会设立安全上线,这一点实体性博彩营业场所无法效仿。作为线下博彩业的后继者,线上博彩和手机博彩与前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后者的存在与发展自有其合,而当下社会对其弊端的过度担忧和非难并没太多事实依据。
尽管线上博彩玩家和线下玩家在行为模式上可能存在区别,但这种区别还有待进一步证明。(李明编译)